微信——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微信——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蒙古网站king2015-12-20 19:29:0815030A+A-

额尔德尼其其格

摘要:从微博到微信,蒙古民族文化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信的语音发送功能使蒙古语交流跨过输入法这一技术障碍,实现了直接传播。用户的门槛降低到了只要会说话即可交流的程度,这与微博有着本质的区别。笔者认为,微信可以成为继广播和电视之后,又一个蒙古族文化传播的媒体渠道。本文从技术的实现、内容的制作和运营3个层面进行了论述。从技术而言,语音和图片发送、3G网络的覆盖,实现了蒙古语的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从内容方面,用户、专业制作团队、传统媒体等通过朋友圈和公众账号等途径扩充微信的民族文化内容,提高用户的文化内容的接触频率;从运营层面,政府、科研机构(蒙古学专家和学者)和用户之间形成有效互动,才可以保障微信成为蒙古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微信 蒙古族文化 路径

技术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力,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微博到微信,蒙古民族文化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破了城市和牧区的差别。蒙古语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输入方式导致了从基本的编码、输入法到文档处理都面临难以兼容、难以普及的现实,在安装和使用上,都有技术难度。比如,目前出现了安卓版的蒙文输入软件,但是输入了之后,还要转换成图片才可以上传,否则对方的终端没有蒙古文编码就会出现乱码。这一点阻碍了蒙古文字的交流、沟通。基于这样的现状,微博里很少能够看到蒙古文字的内容,如果有,用户群基本是高学历或者计算机专业的用户。作为牧区学历较低的人群,几乎无法进入到互联网的互动,充其量就是网页浏览,表达观点难度较大。事实上,网络社区的兴起,最好的一点是给人们提供了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而在这一点上,蒙古族很难进入到主流话语场域,有关蒙古族文化的内容也越来越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可能。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任何一种文化的消失都将会是人类的悲哀。大部分蒙古族处于一种想要传承蒙古族文化的美好愿望,但苦于没有良好的交流、传播平台。

笔者认为,目前各种网络平台中微信可以成为蒙古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一、微信的技术角度  1.微信的语音、图片功能可以及时传递蒙语的内容  微信的基本功能就是发送语音和图片,手机微信用户使用过的功能。语音输入的最大好处避免了输入法的使用,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把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观察到,微信开始使用不久,大部分原来在微博上没有的好友都出现在了微信好友中。这部分人有个共同的特点:生活在农村牧区,文化水平较低,汉语表达有一些困难。他们可以通过语音相互交流,甚至新建了朋友圈,有家族成员群、同学群,应用非常频繁,甚至变成一种每天必须参与的一件事情,就如以前晚上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一样,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个基本功能是发送图片。一般意义上的图片,就是一些用户自己拍摄的照片,图片文件格式有jpg、bmp等。这些格式的兼容性很好,任何一个手机终端或是电脑终端都可以显示,解决了直接输入蒙古语(现在针对不同的系统,都有相应的蒙古语输入法)之后,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兼容问题,没有安装蒙古语输入法和编码的终端在浏览时出现乱码。二是可以让蒙文从左到右竖的排列,符合蒙文的读写方式。因为即便在qq这样的聊天工具中输入的蒙文都无法竖排,用区域截屏功能(mac系统:command+shift+4;windows 7:截屏键)转换成图片之后,可以旋转图片使蒙文竖起来。  2.微信基于手机终端  随着各种智能手机价格越来越便宜,微信的硬件平台——智能手机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手机是第一上网终端。其中微信作为手机用户经常使用的应用之一,最近半年使用过的用户占总体手机网民的52.9%,市场潜力巨大,并且预测未来乡村用户中使用手机网民的比例将得到提升,城镇用户与乡村用户的比例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威尔伯·施拉姆[1]提出的媒介选择或然率公式,即媒介选择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可以看出两种要素影响人们选择媒体:一是报偿的保证,二是费力的程度。报偿的保证是通过使用媒介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或者说人们的满足感。费力的程度就是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人们选择一种媒介的主要准则是花费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满足尽可能多的需要,使人们有满足感。作为智能手机终端,价格低至几百块钱,甚至可以以预交费来免费获取手机,操作简便,只要触摸即可实现操作。人们都有交流和信息获取的需要。尤其对于牧区用户,居住的相对松散,一家和一家的距离少则几里,多则几十里,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比较少,随时随地地交流比较困难,微信恰好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交流的需要,尤其是满足了对于“强关系”交流的渴望,如亲戚、朋友和同学。一个大家族中,长辈是维持强关系的要素之一。但是随着外界的交流,在牧区留下的人越来越少,有的到城市打工,有的嫁到另外一个地方,还有长辈逐渐老去,甚至去世,强关系的维持越来越难。而微信可以成为很好的维系渠道。  3.3G和4G网络覆盖  有了手机终端,3G网络是另一个必备的技术条件。随着三大运营商2012年12月份用户数据的出炉,整个2012年三大运营商3G的增长情况也呈现出来,该年整个中国3G新增用户数加起来恰好1亿户左右,使得3G用户总数达到2.34亿户。[2]内蒙古广阔的牧区,人口稀少,目前唯一上网的技术手段就是3G网络。但是部分地区3G信号仍然没有覆盖,所以即使有智能手机终端,但是也无法实现上网。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无线宽带的应用将会大行其道,消费者会以移动上网为主,通话功能则退居其次。在高速网络的支撑下,3G时代困扰运营商的可视电话、手机电视、手机支付等“杀手级”运用中的网络问题将不复存在。目前有线网络能够支撑的所有业务,都将跨越空间的限制,以无线的形式存在。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虽经大力建设,但离人民群众的需求仍然还有很大差距。4G网络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农村4G无线网络的建设,有望使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处于与城市相当的水平,使农村群众同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的高速网络。

二、微信的内容角度  在手机微信用户使用过的功能中,还有34.6%的人用过朋友圈,关注朋友动态和23.4%的人用过获取新闻、咨询和打折信息等。微信的技术平台搭建好了之后,内容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对于朋友圈的内容,人们有交流的渴望,所以自己会发一些动态,即所见、所闻、所思。除此之外,笔者发现微信用户也都会转发一则笑话、一条新闻、甚至在转发微博,转发量及速度都是惊人的。而作为获取新闻、咨询的渠道,除了通过朋友圈获取新闻之外,还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去获取人们需要的信息、新闻及咨询。笔者认为,利用公众账号提供蒙古族文化的内容,有专门团队制作内容,可以对文化的传播带来非常积极的意义。文化同化最可怕的一个结果就是无论到了哪里,看到的、感受到的和自己生活的环境没有区别。人类在全球化进程中,丢掉了很多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在全球化过程中,关键问题在于人们忽略了文化差异的价值和文化的传承,缺乏理性思考。在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间的跨文化交流绝不是文化的雷同化后实现,而应该是了解文化间的差异,保留差异的基础上的理解和交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交流。

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3]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还是以大众媒体为主,尤其是广播和电视。而实际上,牧区广播电视的传播是单向的,公众参与度很低,大部分节目的传播效果不是很好。而微信点对点的精准传播,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每个人在使用微信上没有技术障碍,也就是都可以接触到微信,并且可以比较容易学会基本功能的使用,发送语音和图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和传送所见、所闻、所想。第二,微信朋友圈可以成为一个公共场域,可以成为蒙古族文化交流的平台。目前看到了很多群里人们不是在闲聊,而自觉地传递着蒙古族歌曲,尤其是一些传统歌曲。甚至以歌曲接龙的方式,出现了一些非常珍贵的原创作品。第三,有效利用微信公众账号,与学者、传统媒体等合作生产内容,实现微信渠道的民族文化传播。  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微信渠道进行传播。但在实际传播中,结合技术和受众微信使用习惯等要素,微信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1.丰富微内容,提高蒙古语接触渠道  微信传播的内容最大的特点在于“微”,即一句话、一张图片、一段文字。“微”意味着用简单的方式表达,也就要求传播者在内容的表达上,尽量做到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片表达自己的思想。文化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劳动中,其中语言使用的频率和范围是一个最表层的文化特征。随着蒙古族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部分人都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表达,导致了日常生活中用蒙古语交流的空间不断缩小。就呼和浩特民族小学和民族幼儿园的儿童使用语言的情况来看,在学校上课用蒙古语,而私下的交流大部分都用汉语,于是从词汇量到表达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加上各种新媒体中很少能够见到蒙古语的内容,蒙古语的发展遇到了困难。蒙古语中有很多谚语、歇后语都可以制作成微内容,从而提高蒙古语的接触程度,语言只有不断地使用才能发展。曼纽尔·卡斯特提出一个假说:语言,特别是发展完成的语言,才是民族自我认知以及建立一个看不见的民族边界的基本特征。[4]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最直接表现。另一方面,目前在微信上经常出现一种监督的图片内容,比如蒙文教材和词典中的错误用法、门牌上的错别字等都以图片的形式在微信中传播,这对语言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还有结合蒙古族节日、风俗的内容,比如祭灶、过年等的图片、语音,都是文化传承的一个方面。  2.可以调动民间的创作热情,充实内容  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部分人都可以移动上网。民间的力量越来越活跃,而且微信基于强关系,人和人之间交流的时间成本越来越低。只要有一点空闲,就可以发微信给朋友(点对点)或者在朋友圈(点对面)发一句话、一个图片,评论或者赞一个。蒙古族文化主要集中在牧业旗县和广阔的牧区,调动民间的力量去传播文化,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承。比如在一个微信群里发了一张图片是“马拌”,这个曾经是游牧生活中必备的放马用品,如今越来越少见。一方面汽车代替了马,另一方面铁丝网围住了草场,即便有马,也不用担心走远而拌它。一个小小的“马拌”代表了牧区生活的变化,也许再过几年或者几十年“马拌”的蒙语词汇将会消失。文化就这样一点一滴,不知不觉中消失。一种民俗活动,会随着社会的、文化的变迁而产生变异,会随着国家权威机构的评价和态度而发生重大的变化。[5]  3.传统媒体利用微信提高传播效果  牧区经常接触的大众媒体主要是广播和电视,微信变成继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三个媒体。广播电视和微信的合作是“双赢”的,一来广播电视有丰富的内容和专业的制作团队,可以把内容制作成适合微信传播的文字、语音或者小视频[6]。二来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可以和广播电视编导、主持人进行互动,使大众传播借助微信强化传播效果。互动可以培养出忠实的听众和观众,而微信用户是最忠诚的互动群体。在天气、交通等栏目可以进行体验式互动;在谈话类节目中,根据话题可以进行参与式互动。互动不但可以提高受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对广播电视节目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提高节目质量,是一个良心循环。

三、经营微信平台  技术(或者渠道)和内容是媒体运营的两个基本要素,但是具备二者并不能实现有效传播,即技术和内容的简单相加,无法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如何能够二者实现最佳传播效果,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用户管理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蒙古族总人口5981840,其中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数量为4226093人,占内蒙古总人口的17.11%。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蒙古族人口增加了196943人,增长4.89%。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不是完全相联的。原因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加快了民族同化;内部原因主要是现代人的实用思维认为蒙古语用处少,学了没用,民族认同出现了危机。微信的用户一定要精准,因此对蒙古族用户进行分类,如根据掌握语言的程度分为看得懂蒙文的、听得懂的、和不懂蒙文的;还可以根据地域分类,东部和西部或者区内和区外的;甚至可以延伸到其他民族,比如是否对蒙古族文化感兴趣来划分,这种分类有助于不同民族间的理解和沟通,是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只有把用户管理做到细致入微,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制作内容,才能使传播更加有效。

2.政策环境  文化传承需要有好的政策环境和政府支持。最近几年很多旗县都在做文化传承的项目,比如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的圣火公园的建造,以及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举行盛大的祭灶仪式等,用一种仪式化的形式把鄂托克蒙古族的祭灶传统传承下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微信平台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同样需要政府的扶持。比如,3G网的覆盖问题、支持和鼓励个人和团体的文化传播,就如林业部门鼓励种树的牧户给予相应的补贴或者优惠政策一样,文化部门也应该采取相同的措施鼓励民间的文化传播者,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的氛围。

3.学术支持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蒙古学研究和蒙古民俗研究都比较热,但是研究不能只是停留在研究层面,不能只在学校范围内的传授,学者和专家应该积极参与针对普通公众的文化传承工作,使文化传播渗透到社会的每个“细胞”,让文化和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微信是一个有效渠道。“我们的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丢掉了很多东西,一个没有科学的民族一打就垮,而一个没有文化主体的民族,由于没有文化认同,是不打自垮。”[7]   文化认同是民族自信的重要部分。对于一个人而言,认同自己的前提是完全了解自己。同样,民族认同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所以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目的是让每一个本民族的人完全了解自己的文化,从而产生或者巩固民族认同感,由此才可以保证不丢掉民族文化。比如很早以前辽阔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习惯于游牧生活的蒙古民族,已经认识到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甚至敬畏大自然,把这样的意识渗透到生活的细节中。如今的蒙古民族早已经不游牧,但是定居放牧的生活方式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即牧民会把放牧草场用铁丝网分为冬季草场和夏季草场,在夏天的时候就在夏季草场放牧,保证让冬季草场在夏秋季节有良好的长势,由此以来,既可以保护草场,也可以牧民得以生产生活。还有蒙古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不污染水源、不污染草原、不乱伐树木等行为规范,都体现着环保意识。可如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留在了科学研究的论文或书籍里,而生产生活中逐渐的消失。脱离了生活,文化也就缺乏了生命力。微信虽然存在着自身的不足,比如:语音无法转发和复制;蒙文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发送,解决了兼容问题,可是无法进行文本编辑等,但是微信使蒙古族当中人和人的交流变得频繁起来,拉近了城市和牧区的距离,听语音、看图片、看视频,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延伸到每一个智能手机终端上,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交流,文化回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13年4月 [2]康钊,《三大运营商2012年3G用户增速放缓未现井喷》,新浪科技频道, http://tech.sina.com.cn/t/3g/2013-01-22/01448000754.shtml?ref=www.36kr.com [3]蒋晓丽石磊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6月,第2页 [4]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6月,第59页 [5]杨福泉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6]在3g上网的情况下,如果不包月流量,观看视频资费过高。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是可能的。 [7]吴国盛“什么是科学”,《现代国企研究》,2011年11期 作者简介:额尔德尼其其格,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读博士。  责任编辑:邰山虎

0
0
打赏
0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蒙文软件|蒙古软件|蒙古软件下载|蒙文手机|蒙古网站|蒙科立||Mongolian Software|Mongolian Software Download|Mongolian Phone|Mongolia Website|Mongolia| ©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1995号-4蒙公网安备15052402000125号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s by 蒙古文软件大全
联系我们| 关于网站| 免责声明